在世间万物中我都发现了你

0422.webp

在世间万物中我都发现了你

在世间万物中我都发现了你,
对它们,我犹如一位亲兄弟;
渺小时,你是阳光下一粒种子,
伟大时,你隐身在高山海洋里。

这就是神奇的力的游戏,
它寄寓万物,给万物助益:
它生长在根,消失在茎,
复活再生于高高的树冠里。

作者 / [奥地利]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
翻译 / 杨武能

Ich finde dich in allen diesen Dingen

Ich finde dich in allen diesen Dingen,
denen ich gut und wie ein Bruder bin;
als Samen sonnst du dich in den geringen
und in den großen giebst du groß dich hin.

Das ist das wundersame Spiel der Kräfte,
dass sie so dienend durch die Dinge gehn:
in Wurzeln wachsend, schwindend in die Schäfte
und in den Wipfeln wie ein Auferstehn.

Rainer Maria Rilke

 

里尔克是中世纪以来德语诗人群体里的魁首。他是大众情人妇女之友,柔弱敏感但精力充沛的他,也是我心中的屠龙勇士圣乔治。

早先接触到的里尔克的诗,不是他那庞大的《杜伊诺哀歌》,而是《秋日》和《在春天或者在梦里》这类轻松的诗。它们没有那么多分裂的能指与所指,也没有那么多对“物”和存在的诗性思考。但是,就像里尔克在《马尔特手记》里写到的:“诗并非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感情,而是经验。为了写一行诗,必须观察许多城市,观察各种人和物,必须认识各种动物,必须感受鸟雀如何飞翔,必须知晓小花在晨曦中开放的神采。必须能够回想异土他乡的路途,回想那些不期而遇的相逢和早已料到的告别”。那么就从我最近的经验,谈谈我在异土他乡的路途,和不期而遇的相逢。也正是这些经验让这首诗在我脑中不自觉的翻滚而出。

这段时间总是想到那句“在世间万物中我都发现了你”。因为今年春天我参加了青年艺术100的“雪山国际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驻留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进行一个半月的艺术创作。我在这边的工作室墙上,贴的是艺术家伙伴黄几帮我写的书法“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他工作室里贴的是“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每天抬头都能看到“万物”系列,寄寓万物。

有学者认为里尔克的诗分为两种,“倾诉”式和“表述”式。这首诗就属于“表述”式,诗的对象是自然万物及其存在的状态。诗中表述的:渺小时的“种子”、伟大时的“隐身”,以及“消失”在茎、复活在“高高的”树冠里,都透露出这位漂泊一生的诗人所拥有的,不安定和“孤独”感。这位从未停止寻找内心真正故乡和归属的诗人,一直将这种孤独感奉为神明,可是我们似乎也从这首诗里嗅到了诗人当时可能找到了新的状态。

对于一些“神奇的力的游戏”,或许是出于浪漫情结,我们总是愿意去相信。比如相信在人海中、在世间万物中,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就是“神奇的力的游戏”。又比如里尔克生前好友卡塔琳娜·基彭贝格称在里尔克的葬礼现场看到了神秘的天像:“云开雾散,看起来像是有一个巨大的天使光芒四射地出现,一阵无法言喻的动荡,摇摆从上而下,从下而上。”

这首诗的部分也像我这段时间的经验。没来驻留之前大家在微信群里都没有互相加好友,原以为都不好相处。未料到在现实生活中一接触,就有一种“在世间万物中我都发现了你们”的感觉,驻留的艺术家伙伴不仅每位都很好,也有共同话题。在这里还遇到了和我同月同日生的艺术家王波,同为天蝎的艺术家吴博和park so jung,还有各式各样的好同伴们。我们像是诗里提到的阳光下相聚的每一粒种子,在异土他乡不期而遇。

对于一些“神奇的力的游戏”,或许是出于浪漫情结,我们总是愿意去相信。比如相信在人海中、在世间万物中,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就是“神奇的力的游戏”。又比如里尔克生前好友卡塔琳娜·基彭贝格称在里尔克的葬礼现场看到了神秘的天像:“云开雾散,看起来像是有一个巨大的天使光芒四射地出现,一阵无法言喻的动荡,摇摆从上而下,从下而上。”

我们可能都会在某一天,发现寄寓在万物里各种的“你”,也可能会与相似的同类在人海欣喜相逢。即便遇不到也无妨,里尔克所说的经验不单是经历和经验,还包含着感受身边各种“物”的存在。“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也挺好。

荐诗 / 颜大人
2017/04/22

 

题图 / Karla Wozniak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