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我树下行,令我折好枝

20140314

见花忆亡女书

中女我所怜,六岁自抱持;
怀中看哺果,膝上教诵诗。
晨起学姊妆,镜台强临窥;
稍知爱罗绮,家贫术能为。
嗟我久失意,雨雪走路歧;
暮归见欢迎,忧怀每成怡。
如何属疾朝,复值事变时;
闻惊遽沉殒,药饵不得施。
仓皇具薄棺,哭送向远陂;
茫茫已难寻,恻恻犹苦悲。
即思去年春,花开旧园池;
牵我树下行,令我折好枝。
今年花复开,客居远江湄;
家全尔独殁,看花空泪垂。
一觞不自慰,夕幔风凄其。

作者 / [明] 高启

 

高启(季迪)在二女儿死后,看见花开,便遥想去年此日,人行花中,触景生情,又想到女儿从小就乖怜,安于贫困,忧怀家事,却不想造化弄人,佳人寿短,不免伤感。

世事都是如此,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越是动人的悼亡诗,越是要渲染亡者生前是多么美好,过早的逝去是多么可惜。我很喜欢元稹的几首遣怀,「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一个无限温柔、体贴的形象便跃然纸上,此句一出,已经博得无限同情。再加上「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简直太隐忍、太不逢时,使人想立刻为他们做点什么。

此外,悼亡诗还可以渲染悼亡者的悲痛,比如苏东坡的「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年年肠断处」,落笔都是自己。虽然我个人觉得有点「硬」,但词句出色,所以也有感染力。

所以,悼亡诗的写法多为以上两种:亡者可惜,或者悼亡者可怜。而高季迪此诗,前后两部分各占一种,中间却有一句好笔:「牵我树下行,令我折好枝」。去年折好枝,今年折佳人,冥冥相对,使人感慨无限,一也。佳人即为乱世之好枝,一语成谶,命运有过暗示,人生无法回头,二也。「牵我」、「令我」,折枝是佳人所命令,不想自己也将被命运所折去,一样是毫不怜惜,三也。

如果我不曾攀折好枝,命运是否也不会将我折下?「令我折好枝」这短短五字便使人细细咀嚼、体味无限。在命运面前,我们都是无力的渺小者,这一妙句直可以脱离前后而存在,甚至超过元稹的博取同情,更远远优于苏东坡的撕心裂肺。

李太白有首诗也有些类似,《寄东鲁二稚子》:「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可以使人生得怜惜之心,离感慨却还差得很远。由此也能衬托出高季迪的「令我折好枝」,笔上没有泪,却更使人泪下。

荐诗 / 陈可抒
2014/03/11

 

 

题图 / Misty Dawn Photography

发表评论